摘要
上海市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对上海市崇明东滩等吹填造陆区域进行工程地质评价,针对崇明东滩吹填区下伏黏性土的抗剪强度的变化特点,考虑了不同吹填时间,选取了由西向东的5个不同吹填区内的钻孔的黏性土进行剪切试验,分析了不同时期及不同层位的黏性土的抗剪强度的变化,并对土样进行扫描电镜试验,观察土样的微观结构,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定性及定量地分析了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黏土层的抗剪强度变化表现为:1949—1964吹填区内的黏土的抗剪强度最高,在50、100、200、300 kPa下的峰值剪应力分别为33.31、46.68、102.10、147.15 kPa,粉质黏土在各级竖向压力的作用下,各钻孔的抗剪强度差距不大;自西向东,黏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与粉质黏土层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与天然含水率的变化趋势有关。2)自西向东,各吹填区内的土样的微观结构有显著变化,黏土层的微观结构从絮凝-团聚状结构向基质状结构变化,粉质黏土层的微观结构呈现骨架-团聚状-基质状-絮凝-团聚状结构的变化趋势;3)结构单元体的平均形状系数与黏聚力正相关,与内摩擦角负相关,结构单元体的平均直径与土样的黏聚力负相关,与内摩擦角正相关。说明结构单元体的平均形状系数、平均直径与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直接相关。
-
单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