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西藏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和实地布设样点的调查数据,利用构建模型法与平均生长量法,估算保护区二期的碳储量、碳密度等数据;采用IPCC方法,对保护区内主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等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数量化方法I来筛选对保护区内林分碳密度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探究林分碳密度与显著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保护区内乔木林碳密度为25.38 t/hm2,相较西藏全区高86.62%,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乔木林碳密度主要受林分因子的影响,包括郁闭度、林分平均年龄、树种(组),而环境因子中受土壤类型的影响显著。(2)相比于整个西藏地区,保护区内的北京杨、新疆杨、竹柳、藏川杨、阔叶混交林、旱柳、银白杨、榆树和乔木林的碳密度均高于西藏全区,碳密度总的趋势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通过实施森林保护、科学经营,可以有效提高林分质量,进而提高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的固碳能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