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为NSCLC且具有肿瘤放射治疗适应证的80例NSCLC患者,其中鳞癌51例,腺癌29例,分别行胸部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查,并通过两种影像学方法勾画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0例NSCLC患者GTVPET/CT均值((20.74±15.57)cm3)较GTVCT((26.33±17.31)cm3)小,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VPET/CT较GTVCT平均缩小24.16%。其中68例GTVPET/CT小于GTVCT,但有12例患者的GTVPET/CT大于GTVCT。(2)按肿瘤组织学类型分为鳞癌组与腺癌组,鳞癌组GTVCT(27.85±15.79)cm3,GTVPET/CT(22.35±14.06)cm3;腺癌组GTVCT(25.46±18.21)cm3,GTVPET/CT(19.83±16.44)cm3,两组均显示GTVPET/CT均值较GTVCT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18F-FDG PET/CT显像,本研究80例NSCLC患者中,57%(46/80)的患者临床分期发生了改变:其中分期上调35例(N分期上调22例,M分期上调13例);分期下调者11例(7例从T3降到T2,4例从T4降到T3)。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融合了功能代谢和解剖图像,能很好的分辨肿瘤组织与周围的肺不张或炎症组织,精确指导放疗靶区的勾画,并可准确的指导临床分期,为进一步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