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炎症部位巨噬细胞数量变化和Rac1信号表达情况,并探讨硫唑嘌呤活性成分6-硫代鸟嘌呤(6-TG)和细菌成分肽聚糖通过调控Rac1信号通路对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诊断为克罗恩病的10例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者,检测健康对照者、克罗恩病肠黏膜炎症部位及非炎症部位的肠黏膜活检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凋亡和Rac1信号表达情况。另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抽取外周血,CD14免疫磁珠法分选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以肽聚糖和/或6-TG、Rac1抑制剂NSC23766分组处理后检测单核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Rac1及相关凋亡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克罗恩病肠黏膜炎症组的肠黏膜中,巨噬细胞数量多于健康对照组和克罗恩病肠黏膜非炎症组,但凋亡的巨噬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巨噬细胞Rac1信号通路下游分子PAK1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克罗恩病肠黏膜非炎症组;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肽聚糖组抗凋亡信号(NF-κB、Bcl-xL和STAT-3)水平升高,而6-TG组则略降低;6-TG和NSC23766可显著抑制肽聚糖诱导的抗细胞凋亡作用[肽聚糖组、肽聚糖+6-TG组、肽聚糖+NSC23766组凋亡率分别为(8.6±3.7)%、(42.0±2.7)%和(58.5±6.9)%,P<0.05]。结论肽聚糖通过活化克罗恩病患者单核-巨噬细胞中的Rac1信号通路,发挥抗凋亡作用,而6-TG可改善克罗恩病Rac1信号的活化失衡,促进巨噬细胞凋亡,维持免疫稳态。

  • 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