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脓毒症(Sepsis)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2016年国际3.0版脓毒症将其定义为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症时全身炎症反应激活凝血系统, 形成具有免疫作用的微血管血栓。随着炎症反应和凝血激活的相互影响, 凝血紊乱严重者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2]。2014年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ISTH)将DIC分为出血型、器官衰竭型、大出血型及无症状型四种类型[3], 而脓毒症中常见的是以高凝状态为主的器官衰竭型DIC[4], 且凝血紊乱早于多器官衰竭[5]。虽然多种分子标志物被报道具有诊断DIC的价值, 但尚无一种标志物可以单独诊断DIC[4]。目前国际上诊断DIC存在多个评分系统, 但是没有诊断DIC的金标准。近年来, 有两个研究团队先后发布了新的脓毒症凝血紊乱的诊断标准:脓毒症诱导凝血病(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 SIC)[6]和脓毒症相关凝血病(sepsis-associated coagulopathy, SAC)[7], 两者都采用了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作为评分指标。本文将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DIC评分系统、SIC和SAC评分系统以及新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概述, 希望为早期诊断脓毒症凝血紊乱提供参考。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