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者:王劲松; 董二伟; 焦晓燕*; 武爱莲; 白文斌; 王立革; 郭珺; 韩雄; 柳青山
来源:作物杂志, 2019, (05): 166-172.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5.027

摘要

为了明确高粱新品种晋糯3号的最佳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行距及密度对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行距:30、50和60cm,每个行距处理设4个密度:4.5万、7.5万、10.5万和13.5万株/hm2。结果表明,行距50cm时,晋糯3号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单穗粒数及产量最高,其次为行距60cm,行距30cm处理最低;相同行距时,密度为13.5万株/hm2时产量较高,但与密度10.5万株/hm2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密度为4.5万株/hm2时晋糯3号单穗粒数是密度为10.5万和13.5万株/hm2时的1.8~2.0倍,产量为同一行距最高产量的72%~88%,这表明晋糯3号具有较强的群体调节能力。行距50cm结合密度4.5万株/hm2促进了开花后植物对氮的吸收,开花后植株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是低密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行距50和60cm密度为10.5万和13.5万株/hm2时产量较高且没有显著差异,但行距50cm有利于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为此晋糯3号的最佳种植模式为行距50cm结合密度10.5万~13.5万株/hm2。

  • 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