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三七致大鼠肝毒性的代谢组学

作者:王夏雷; 苟小军; 陈龙; 詹美榕; 李云鹤; 贾益群*
来源:中成药, 2019, 41(08): 1826-1834.

摘要

目的研究土三七致大鼠肝毒性的代谢组学。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灌胃给予蒸馏水,给药组灌胃给予土三七药液(7.5 g/kg),给药14 d后处死,取血和肝脏,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然后,通过LC-MS法分析大鼠血清、肝组织代谢谱变化,并鉴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载荷图筛选,可找到变量权重(VIP)>1、P<0.05的差异性代谢物。血清样品中共有68个差异变量,其中13种代谢物差异较大;肝组织样品中共有26个差异变量,其中14种内源性代谢物差异较大。结论土三七致大鼠肝毒性机制可能与甘油磷脂、胆汁酸代谢紊乱有关,本研究可为有毒中药的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