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亚肺叶切除术后早期及晚期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影响术后胸腔引流量(pleural drainage volume,PDV)的因素,从而探讨应对措施并实现术后快速康复。方法 纳入2021年1—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微创亚肺叶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拔管中位时间,分为早期拔管组(带管时间≤3 d)与晚期拔管组(带管时间>3 d),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卡钳值为0.02,比例为1∶1,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157例,其中男79例、女78例,平均年龄(58.22±11.06)岁;其中早期拔管组76例,晚期拔管组81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56例。早期拔管组与晚期拔管组相比,两组拔管后感染发生率(10.7%vs. 16.1%,P=0.405)和拔管后胸腔积液发生率(5.4%vs. 3.6%,P=0.6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均无二次手术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P=0.001)、术后血清白蛋白降低值(P=0.017)、手术方式(P=0.014)、病变位置(P=0.027)、分化程度(P=0.041)、TNM分期(P=0.043)、清扫淋巴结个数(P=0.016)、术中出血量(P=0.016)是术后PDV增多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P=0.002)、术后血清白蛋白降低值过大(P=0.041)、清扫淋巴结个数过多(P=0.023)是术后PDV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拔管相比晚期拔管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术前存在吸烟史、术后血清白蛋白降低值过大、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过多是术后PDV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