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甲申年(1644)是明清易代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年,甲申之变后,大顺军建立政权,威压在京官员为其效力,有一些士大夫逃出北京,投奔南明弘光政权,却因为有“从逆”经历反遭南明政权拘捕。方以智作为明清之际重要的遗民之一,便身经北、南两都之难,具有一定代表性。方氏诗歌集《瞻旻》中的作品,记录了这一段经历。这些诗歌中有北京城破前后之史事,有方以智抛妻弃子、弃家南奔之心绪,有逃亡路途中“千里涂炭”之见闻,亦有其在南都横遭名捕后之愤懑与反思。方以智可谓以诗笔为史笔,在诗歌书写中饱含国难、家难、身难的种种历史细节,为研究此际士大夫命运与心态提供了典型个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