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间隙平衡与测量截骨技术行股骨外旋截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行TKA手术的90例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间隙平衡技术行股骨外旋截骨;对照组45例,以测量截骨技术行股骨外旋截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度、下蹲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股骨内后髁、股骨外髁远端、胫骨平台截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下肢力线与小腿解剖轴线夹角、膝关节活动度、下蹲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KS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下肢力线与小腿解剖轴线夹角小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下蹲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K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手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技术行股骨外旋截骨能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能更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及下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