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臭氧气浴联合常规换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四肢烧伤后24 h内入院、烧伤面积≤15%总体表面积(TBSA)、且各肢体深Ⅱ度烧伤面积≥1%TBSA的患者37例。依据部位对称、面积相近、深度相同及同体对照原则,将每例患者创面分为臭氧气浴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共37个创面。臭氧气浴治疗组创面先以臭氧气浴熏蒸15 min,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均匀涂抹,凡士林油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隔日换药处理。对照组创面先以碘伏纱布湿敷15 min,再给予臭氧气浴治疗组创面相同换药方法。观察并记录2组创面疼痛评分、细菌感染率、愈合率、愈合时间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数据比较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3、7、14 d,臭氧气浴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7、-16.82、-16.35,P<0.05);治疗后3、7、14 d,取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臭氧气浴治疗组细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1、7.24、12.28,P<0.05);治疗后7、14、21 d,臭氧气浴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5.29、4.27,P<0.05);臭氧气浴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7±3.18) d,比对照组[(23.46±4.95)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P<0.05)。臭氧气浴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臭氧气浴熏蒸治疗后,创面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明显缓解,无不良反应,患者舒适度提高,能够促进愈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
单位武汉市第三医院; 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