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蛋白表达及预后意义

作者:张小垒; 蒋冬先; 王海星; 栾丽娟; 宿杰·阿克苏; 黄洁; 侯英勇*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 37(08): 917-921.
DOI:10.13315/j.cnki.cjcep.2021.08.005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不同年龄段食管鳞状细胞患者中p53蛋白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标本536例,制作组织芯片检测p53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的预后意义。结果 53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57.3%的患者≥60岁,男女比为4.5∶1。p53低表达44例(8.2%),高表达282例(52.6%),不表达210例(39.2%)。44例p53低表达归为野生型组,492例p53不表达或高表达归为突变型组。在不同年龄段中,p5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分化程度、脉管侵犯、神经束侵犯、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在229例<60岁的患者中,p53高表达组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明显比低表达组差(P=0.032,P=0.028),p53不表达组的DFS和OS比低表达组差(P=0.135,P=0.187);p53突变型组的DFS和OS比野生型组差(P=0.064,P=0.052)。在307例≥60岁的患者中,p53高表达组、不表达组的DFS和OS与低表达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突变型组的DFS和OS与野生型组差异亦无显著性(P=0.879,P=0.966)。结论 p53高表达和不表达(p53突变)可能是较年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之一,需进一步行分子研究揭示其作用机制。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