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构成情况,为有效防控感染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深圳市光明新区感染性腹泻病例345例,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345例腹泻病例中,阳性病例71例,检出率为20.57%(71/345),6月11月病原菌检出率较高,其中11月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6月。71例阳性病例中,男性39例,检出率为21.20%(39/184),女性32例,检出率为19.88%(32/161),不同性别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年龄段病原菌检出率最高,占41.51%(44/106),检出的44株病原菌中,有41株为沙门氏菌,占93.19%(41/44)。分离菌株以沙门氏菌为主,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占阳性病例的80.28%(57/71),副溶血性弧菌占阳性病例的15.49%(11/71),志贺氏菌占阳性病例的4.23%(3/71)。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占63.16%(36/57),其次为斯坦利沙门氏菌,占10.53%(6/57),里森沙门氏菌占5.26%(3/57),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以K6型为主,占72.73%(8/11);志贺氏菌的血清型全部为宋内Ⅰ相志贺氏菌(3/3)。结论深圳市光明新区感染性腹泻病例病原菌检出率为20.57%,沙门氏菌是辖区内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5岁以下儿童是细菌性腹泻的重点防控人群,611月是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
-
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