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改良Kessler缝合结合带线锚钉对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效果及对跟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河南某医院收治的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改良组、结合组,每组25例。改良组患者给予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带线锚钉治疗方法。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量表(AOFAS-AH)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Leppilahti评分、踝关节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结果 结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改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AOFAS-AH评分、ATRS评分、Leppilahti评分、踝关节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2组患者AOFAS-AH评分、ATR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的AOFAS-AH评分、ATRS评分均较改良组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2组患者Leppilahti评分、踝关节跖屈肌力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的Leppilahti评分、踝关节跖屈肌力均较改良组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2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较术前有所增大/提高(P<0.05),且结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的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均较改良组更大/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60.0%,低于结合组的92.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改良组的28.0%,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Kessler缝合结合带线锚钉能够有效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可提高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加快患者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单位三门峡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