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城镇化的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街道办事处辖区内通常包含一些村庄(即城中村)。受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制约或由于人口转居或集体资产处置滞后等原因,部分城中村无法纳入属地街道办事处,而依旧由原属乡镇管理,由此称之为"非属地城中村"。非属地城中村存在管理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利益矛盾集中,不仅违背行政区划法的属地化管理原则,而且对城乡统筹发展构成制约。通过对北京市155个非属地城中村和相关部门、街道、乡镇的实地调查,对非属地城中村的问题、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根据非属地城中村行政管理差异化因素的分析,将北京市的非属地城中村分为飞地村、难点村、滞后村、完成村四个类型;对属地管理和非属地管理模式下的城中村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研究,提出城中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属地街道的主体责任及其在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能,同时,对各类型非属地城中村的改革措施、时序和路径提出了建议。
-
单位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