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微乳处方(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及制备工艺对喷昔洛韦微乳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考察Cremophor EL自发微乳(PCV-ME6)、Cremophor EL均质微乳(PCV-MEho)和去氧胆酸钠微乳(PCV-MEde)此3种载喷昔洛韦微乳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体外释放及在小鼠体内分布特征。结果各载药微乳粒径均小于100nm,zeta电位在-3mV至0mV之间;各载药微乳均延缓了喷昔洛韦的体外释放,其中PCV-MEde与喷昔洛韦溶液(PCV-S)相比释放呈现显著差异(f2<50);PCV-MEde使喷昔洛韦肾脏消除明显变慢,AUC为PCV-S的3.5倍。PCV-MEde在各组织和血浆的AUC也均明显大于其它微乳和PCV-S。结论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喷昔洛韦的体内分布有显著影响。PCV-MEde静注后,表面活性剂去氧胆酸钠与磷脂发生相互作用,结合形成脂质囊泡。喷昔洛韦由于被包裹在亲水内核,从而改变了喷昔洛韦的释放和体内过程。而微乳制备工艺引起药物的体内过程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用量小造成微乳粒径较大所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