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03年7月至2010年5月,肾细胞癌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464例,术后发生RAP 5例(1.1%)。均为男性,左侧2例,右侧3例。对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RA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的解剖学特征按照肾脏测量评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5例RAP肾脏测量评分总分8 ~ 10分,属中、重度复杂性肿瘤。肿瘤直径3.6 cm,平均2.5 ~5.0 cm(直径评分1 ~2分)。4例呈外生性生长,其中3例≥50%肿瘤体积位于肾实质内(外生部分所占比例评分2分),1例为完全内生性肿瘤(外生部分所占比例评分3分)。肿瘤与肾集合系统的距离均≤4 mm(距离集合系统或肾窦评分3分)。4例肿瘤跨越肾极线和(或)肾中轴线(位置与极线关系评分3分),1例位于下极线下方(位置与极线关系评分1分),但肿瘤靠近肾门。5例术后3 ~23 d,平均12 d,发生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贫血,4例伴有背部疼痛,2例有明显低血容量表现,分别输血1000 ml和1800 ml。增强CT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显示RAP主要来源于肾段动脉分支。4例经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愈(3例栓塞1次,1例2次),1例栓塞治疗失败行患肾切除。随访12 ~30个月,平均21个月,5例肾功能正常,RAP无复发。 结论 肾部分切除术后迟发血尿的患者均应警惕RAP的可能性。肿瘤位置及其与肾段动脉分支的关系可能是发生RAP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病例、仔细缝合血管断面和肾实质可减少RAP的发生。早期选择性动脉栓塞是RAP首选治疗方法。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