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CRBSI)的影响因素,制定一系列防治策略,为临床有效防治CRBS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对西北某三甲医院2012-2015年CVC置管患者总计16 841例CRBSI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②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北某三甲医院CVC置管患者共58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127例)与对照组(n=2677例),应用针对CRBSI的一系列防治策略,评价感染发生率。结果①2012~2015年CVC置管的总数量每年逐年增加,CRBSI发生率每年逐年降低,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发生率分别为7.9例/千导管日、7.6例/千导管日、6.9例/千导管日及6.4例/千导管日。CRBSI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合并多种并发症(88.0%)、导管操作者感染控制依从性不良(5.4%)及置管前评估不佳(4.2%)等。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P=0.016)、年龄(P=0.01)、APACHEⅡ评分(P=0.001)、消化道出血(P=0.016)、置管时间(P=0.042)及长期免疫抑制治疗(P=0.006)6个因素是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硅胶材质CVC发生CRBSI的概率明显高于聚氨酯材质CVC(P=0.00)。CRBSI局部感染因素分析表明,与年龄(P=0.013)、置管时间(P=0.014)及糖尿病(P=0.001)相关;全身感染因素分析表明,与年龄(P=0.002)、置管时间(P=0.001)、糖尿病(P=0.012)、循环系统疾病(P=0.023)、APACHEⅡ评分(P=0.018)及长期免疫治疗(P=0.003)有关。②试验组(4.2例/千导管日)与对照组(6.0例/千导管日)比较,CRBSI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2)。结论 CVC置管患者由于病原菌感染或自身合并多种并发症等因素,易并发CRBSI,针对CRBSI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的防治策略有效地降低CRBSI的临床发生率,为预防CRBSI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