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54例婴幼儿肝血管瘤(IHH)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同时评价IHH患者治疗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8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IHH患者54例。选取同期年龄<14岁其他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IHH组、非IHH组年龄为(17.2±7.5)个月、(42.3±16.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H组AFP<20μg/L为41例(75.9%),>20μg/L为13例(24.1%),非IHH组AFP<20μg/L为8例(13.8%),>20μg/L为50例(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H组、非IHH组肿瘤直径为(5.6±1.8)cm、(8.4±2.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H组阻力指数(RI)<0.7为43例(79.6%),>0.7为11例(20.4%),非IHH组RI<0.7为16例(27.6%),>0.7为42例(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IHH患者局灶型43例(79.6%),多灶型7例(13.0%),弥漫型4例(7.4%);病变边界清楚52例(96.3%),边界欠清2例(3.7%);病灶存在钙化26例(60.5%),且均为局灶型患者。CT平扫IHH均呈低密度影,增强CT动脉期病灶周边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向心性填充增强。IHH病灶MRI T1加权序列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序列为高信号,增强MRI表现同增强CT。54例IHH患者随访观察26例(48.1%);17例因肝肿大、呼吸困难等予以药物干预,其中激素治疗8例(14.8%),普萘洛尔治疗7例(13.0%),激素联合普纳洛尔治疗2例(3.7%);9例因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予以手术干预,其中外科手术切除7例(13.0%),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2例(3.7%)。病灶消退或治愈45例(83.3%),病灶显著缩小5例(9.2%)。存活51例(94.4%),3例(5.6%)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相较于其他肝脏局灶性病变,IHH患者年龄小、AFP水平低、肿瘤直径小。超声、增强CT及增强MRI是诊断IHH有效方式。多数IHH患者自然病程良好,激素、普纳洛尔及肝血管瘤外科切除均是缓解症状的治疗方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