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理论”在微创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杨陈凤麟; 李尧; 王鑫; 陈品初; 王恺; 王泽桐; 张起帆
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4, 44(03): 341-345.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4.03.21

摘要

“门理论”由Atsushi Sugioka基于Laennec膜解剖结构提出,目前在肝胆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该理论通过定位肝蒂的“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肝蒂的快速、精准、安全的阻断,从而显著提高了肝切除手术的效率,并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由于生理和解剖的个体差异以及临床需求的多元性,经典的"门理论"在具体实施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团队提出了“泛门理论”该理论强调在遵循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手术需求为导向,灵活设定并贯通“所想所需”的“门”,从而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的微创解剖性肝切除(MIALR)。该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特别是在处理右侧肝蒂的解剖和手术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和优势。“门理论”为MIALR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但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外科新技术和新理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