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章中,孔子试图说服宰我认可"三年之丧"却失败,在于"三年"这一硬性安排缺乏具备绝对说服力的依据,无法必然与"安"相合。宰我修改"三年之丧"的提议潜藏了解构"礼"的风险,就儒家的政治文化取向而言确有消极性。孔子先确证了"三年"的不可易,由宰我之"安"指摘其"不仁",实则以"礼"垄断了"仁"的定义权,体现了"仁"与"礼"在实践中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