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训练所致劳力型热射病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孟强; 丁国臣; 李志伟*; 高峰; 梁晓宇; 叶圣权; 贾圣楠; 李建军
来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2, 36(08): 636-666.
DOI:10.13730/j.issn.1009-2595.2022.08.011

摘要

目的 探讨暑期训练中发生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 EHS)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生EHS的影响因素,为EHS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06/2020-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48例EH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同时采用1∶1配对法,选取同期于作者医院就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未达中暑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作为健康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军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有无睡眠不足、急性胃肠炎症、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血清胆固醇(cholesterol, CHOL)、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等检测指标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在发病2 h内体温控制情况及补充的液体量。对EHS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8例EHS患者中,30例存在诱发因素,就诊后2 h内体温均得到控制,血流动力学稳定。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BMI、凝血酶原INR均高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军龄>2年(OR=0.651,95%CI:0.396~0.813,P=0.023)是EHS的保护因素,BMI>25 kg/m2 (OR=5.327,95%CI:3.126~7.432,P=0.006)、睡眠不足(OR=4.218,95%CI:2.104~7.316,P=0.005)、急性胃肠炎症(OR=6.165,95%CI:4.318~8.362,P=0.003)、上呼吸道感染(OR=5.264,95%CI:2.914~8.713,P=0.013)是EHS的危险因素。结论 EHS在暑期训练中发病紧急,早期快速采取集束化治疗,对低军龄、高BMI、存在基础疾病等EHS易感人群重点保护,科学安排训练,以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训练水平。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