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胃痛又称胃脘痛,《黄帝内经》最早明确记载了"胃脘痛"的症状。中医认为胃痛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内伤饮食、情志及外感邪气等致使胃失所养,气机郁滞,胃脘部疼痛,同时伴有腹胀、纳差、呕恶、呃逆等症状,甚至出现黑便、呕血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脾胃虚弱型胃痛多于空腹或饥饿时发生,喜按则舒,进食痛缓,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或沉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胃黏膜表面反复受损导致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