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头颈部解剖教学是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难点,学员们不能意识到解剖结构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是导致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作者尝试在实习小课授课过程中穿插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场景,在实体组织器官模型以及标本的观察中,让学生以"医生的角色"思考特定器官或者部位发生疾患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同时理解手术操作中如何进行结构保护,深刻理解辨识重要解剖结构的意义。发现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将枯燥的解剖课程转变成为学员们对临床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员们对解剖结构的钻研和探讨,为口腔颌面外科的专科教育做出有益的尝试。

  • 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