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湿度对鄱阳湖湿地植物芽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鑫; 李文; 郝莹莹; 张欢; 葛刚*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9, 43(03): 274-279.
DOI:10.13764/j.cnki.ncdl.2019.03.013

摘要

土壤水分含量对非淹水期湿地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影响较大,但目前相关研究不足。为了研究土壤湿度对湿地植物芽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控制实验分析不同土壤湿度条件(0%,20%,40%,60%,80%,100%)下鄱阳湖湿地3种优势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芽的萌发率、萌发时间及生物量等指标。研究发现:土壤湿度变化对灰化薹草、虉草、南荻芽的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土壤水分干旱或过度饱和均能抑制3种植物芽的萌发。南荻和虉草芽的萌发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灰化薹草芽的萌发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3种植物芽的萌发率均为虉草>南荻>灰化薹草,土壤湿度达80%时,虉草芽的萌发率明显高于灰化薹草和南荻。另外,在不同土壤湿度下,南荻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植物,而当土壤湿度小于60%时,灰化薹草的根长大于南荻和虉草。本研究结果表明,退水后湿地洲滩土壤水分含量能够影响植物芽的萌发与生长。研究结果能够为揭示鄱阳湖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提供重要依据。

  • 单位
    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