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杨山庄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矿体严格受NW-NWW向断裂控制,赋存于新元古代浅变质的绢云母板岩和粉砂质板岩中,成矿期分为三个阶段:石英-毒砂-黄铁矿(少量)-自然金-白钨矿-白云石-白云母(阶段Ⅰ)、石英-毒砂-黄铁矿-自然金-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绢云母(阶段Ⅱ)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Ⅲ)。成矿Ⅰ、Ⅱ阶段流体包裹体以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含有少量的气相包裹体和含CO2的三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成分为CH4-N2-CO2、N2-CO2和N2。成矿温度集中在240320℃,盐度集中在7%9%Na Cleqv,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H2O-Na Cl-CO2体系。在成矿Ⅰ、Ⅱ阶段,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流体发生相分离,使液相CO2含量降低,引起Au(HS)2-溶解度降低,导致金发生沉淀。

  • 单位
    河北地质大学; 湖南黄金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