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置管长度的最佳测量方法,并分析X线摄片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预估置管长度中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区因病情需要接受PICC穿刺的新生儿82例。PICC置管前,研究人员在放射科医学影像系统中选取相应患儿入院后、穿刺前的胸腹部联合正位X线摄片,测量PICC置管的最佳位置(T8)至穿刺侧腹股沟区长度,即为X线摄片定位法测得的置管长度。所有患儿由新生儿科病区具有PICC穿刺资格的护士进行PICC穿刺操作,置管长度采用体表测量法估算得出,一次置管后行X线摄片并测量X线摄片中的置管长度。比较一次置管后X线摄片测量的导管长度与体表测量法估算的置管长度以及体表测量法估算的置管长度与X线摄片定位法测得的置管长度的差异。结果 82例新生儿中,一次置管位置满意44例(53.66%),余38例导管异位中,24例为置管过深、14例为置管过浅。一次置管后X线摄片测量的导管长度与体表测量法估算的置管长度比较,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表测量法估算的置管长度比X线摄片定位法测得的置管长度长,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表测量法预估新生儿PICC置管长度因患儿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有偏差,采用X线摄片定位法能在客观影像资料上根据患儿自身的特定部位进行准确且可重复的测量,且可得出置管满意位置的最佳数据,X线摄片定位法预估PICC置管长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验证并推广。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