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泰戈尔戏剧《春天》围绕束缚与解脱、奉献与获得、苦修与得救、毁灭与再生、有限与无限等哲学的、伦理的、宗教的主题展开,通过人物设置、意象选择、季节设定、对话、独白、插曲、戏中戏、民间狂欢节表演等戏剧艺术以及暗讽、拟人、借喻、对比、重复、象征等修辞手法加以表现,充满哲理和诗意。《春天》将印度古典梵剧艺术与民间音乐、舞蹈融为一体,并将印度神话剧与西方现代戏剧——问题剧、哲理剧、象征剧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混合体戏剧。《春天》中的戏剧实验使其成为印度戏剧现代转型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