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中4、5分病变的假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MRI检查患者163例,对168个病灶进行了MRI超声融合靶向活检,放射科医师回顾性地采用PI–RADS v2.1进行鉴定和评估。在PI–RADS 4、5分病变中,确定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定义为Gleason评分≥7)的发生率。临床数据首先通过t检验比较分类变量,并通过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连续变量,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用于确定与良性病理结果相关的因素。结果:用mpMRI认知融合活检评估的36个PI–RADS 4分病变中,80.55 %(29/36)为前列腺癌,19.45 %(7/36)为良性病变;132个PI–RADS 5分病变中,93.94 %(124/132)为前列腺癌,6.06 %(8/132)为良性病变。PI–RADS 4分病灶表现出61.11 %(22/36)为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PI–RADS 5分病灶表现出87.88 %(116/132)为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此外,15个良性病灶的其他地方也没有临床意义上的前列腺癌。在单变量分析中,与恶性病理结果的PI–RADS 4、5分病变相比,良性病理结果的PI–RADS 4、5分病变与较低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密度有明显的关系,OR=0.017,P=0.002。在多变量分析中,与良性特征相关的因素是较低的PSA密度,OR=0.016,P=0.005,95 % CI为〔0.453,3.794〕。对15个病理结果为良性的病变进行二次复查,53.33 %(8/15)病理为基质性良性前列腺增生,46.67 %(7/15)病理为炎症。结论:有良性病理结果的PI–RADS 4、5分病变发生频率很低。笔者的结果提示临床参数(PSA密度)可能有助于帮助临床决策,考虑将其纳入未来PI–RADS评分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