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一作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学成果,“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贴上了思想性大于艺术性的标签,在学界不被研究者重视,在读者中也缺乏关注。但从跨媒介转化与传播的角度而言,从诞生之初到当下,“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一直是中国影视作品的重要来源,对中国影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的影视改编有三次热潮。第一次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十七年”文学相伴相生的“十七年”电影的改编。据统计,1949年到1966年国产故事片有435部,其中有明确改编来源的有115部,而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故事片一共有72部,占据所有改编电影的62%。[1]它们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根据现代文学名著改编,包括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巴金的《家》等;二是根据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此类电影约30部,包括《吕梁英雄》(1950年,根据马烽、西戎小说《吕梁英雄传》改编)、《铁道游击队》(1956年,根据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青春之歌》(1959年,根据杨沫同名小说改编)、《林海雪原》(1960,根据曲波同名小说改编)、《红旗谱》(1960年,根据梁斌同名小说改编)、《烈火中永生》(1965年,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改编)等脍炙人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