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同分级患者EGFR、p16蛋白及Ki67抗原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鳞状上皮化生患者、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HSIL)、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LSIL)各80例的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67抗原和p16蛋白进行标记、定位与计算,对其在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组织之间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鳞状上皮化生患者EGFR、Ki67、p16阳性率为16.25%、12.50%、13.75%;LSIL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1.25%、78.75%、76.25%;HSIL患者阳性率分别为73.75%、96.25%、97.50%,各级患者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16、233.060、227.757,P<0.001)。LSIL中EGFR、Ki67、p16的阳性细胞分布于上皮下1/3层例数达72例、73例及76例,HSIL仅为4例、6例、5例,两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90、112.243、126.045,P<0.001);LSIL与HSIL中EGFR、Ki67抗原和p61蛋白相关分析,均呈正相关(r=0.38、0.40、0.43,P<0.05)。结论免疫组化SP法对ECFR、Ki67抗原和p16蛋白进行标记能够作为SIL分级的依据,临床中结合LSIL与HSIL的分布特征,可提高诊断分级的准确性。

  • 单位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