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八仙戏"的最早萌芽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宗教祭祀仪式,经过了宋金元明几代的戏剧化演变,在明中叶以后戏剧内容缩长为短,到了明末形成正本戏之外的"饶头"演出,最终在乾隆年间形成了一种综合了天官赐福、蟠桃庆寿、魁星点斗等系列表演形式的吉庆短剧。当下温州民间演出的"八仙戏"仍具备传统的某些特征,而从活态戏曲出发逆向追寻以往传承的脉络来探究"八仙戏"的萌生与发展轨迹,是对中国古代戏曲史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