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6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作者:王家学; 陈燕; 刘小香; 孙爱华; 杨珺; 吕火烊; 周永烈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 33(05): 427-431.

摘要

目的探讨miR-16表达水平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联性,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血液标本共计32例,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和一般脓毒症各8例,不同年龄段的健康对照24例;另外,收集革兰氏阴性菌脓毒症血液标本8例。用Trizol液裂解全血后提取micro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miR-16在不同组的表达水平(2-△△Ct法),用SPSS 13.0软件分析各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将miR-16定量值与相应CRP和PC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16表达水平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明显的负关联,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实验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miR-16表达水平与CRP和PCT值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61和-0.769。结论 miR-16表达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有明显的负关联性,提示其可能作为该菌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标记物。

  • 单位
    杭州医学院; 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