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鉴定生姜抗姜瘟病品种并明确其抗病生化机制,采用茎基部注射法和土壤灌根法接种测试22个生姜品种对姜瘟病的抗性水平,以高抗品种CDZIN012和高感品种CDZIN064为材料接种假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观察接种后抗、感品种的叶片气孔参数、蜡质含量等组织结构的变化,测定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O2-、H2O2含量及病程相关蛋白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22个生姜品种抗性差异明显,其中表现为高抗、中抗、轻抗、感病和高感的品种分别为1、4、4、7和6个;茎基部注射法接种后生姜植株发病更稳定,更适合生姜品种抗性鉴定;感病后抗病品种叶片气孔密度为36.8个/mm2,比感病品种少(46.9个/mm2),气孔正常开放;叶片蜡质含量为85.0 mg/g,显著高于感病品种(49.8 mg/g);叶片厚度为167.8μm,比感病品种厚(153.2μm);与感病品种相比,抗病品种根茎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维管束的数量多、直径大。感病后抗病品种根茎内POD、PPO、SOD、CAT、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表明生姜品种的抗病性与组织结构、防御酶活性及活性氧迸发有关。
-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