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于2018年5月—2020年6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11个采样点表层水中18种重金属的浓度进行周期性采样监测,并分别利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法评估常见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水平和水生态风险水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18种重金属均被普遍检出,平均浓度大小排序为:Fe>Sr>Ba>Zn>Ti>Ni>Mn>Cu>V>Cr>As>U>Rb>Se>Pb>Bi>Co>Cd,均未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表层水中8种常见重金属(Cr、Cd、As、Cu、Pb、Zn、Ni、Mn)对儿童和成人的总健康风险值处于10–8级别。基于构建的8种常见重金属(As、Ni、Pb、Cr、Zn、Se、Cd、Cu)的SSD曲线,计算重金属对本土淡水生物5%危害浓度(HC5)和潜在影响比例(PAF),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中目标重金属对全体水生生物种群的影响比例小于5%,但Cu和Zn分别可对8.54%和16.77%的藻类种群造成影响, Cr可对6.44%的甲壳类种群造成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中重金属的当前含量不高,不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健康风险;以保护95%的生物物种为标准,个别重金属对总干渠中藻类、甲壳类种群可能具有一定潜在风险,尚有待进一步关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