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与“诗性正义”的界限相当模糊,在很长的时间里,当代诗歌也被赋予了一种道德化的理解。这种理解当然与意识形态有关,也与世俗伦理有关。因为人们以为,诗歌必须一种政治性和世俗性的约束,这二者又必被赋予某种道德与美学的名义。所以浪漫主义者所主张的哲学意义上的“真善美的统一”,便在矮化和俗化之后成为当代诗歌的一般标准。比较中西诗歌的美学观,我们会发现,在源头部分即有一个显著的差异:古希腊诗歌所信奉的是“摹仿”,而中国诗歌讲究的是“情志”。情志自然侧重“表达”,而摹仿则注重于“写真”,这是在根上的一个区分。更兼因中国儒家思想的伦理倾向,又强化了诗歌“美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