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中学生自我伤害和自杀时间变动趋势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更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10、2012、2014、2016年5次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淀区21所中学共22 604名学生进行匿名集体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海淀区13.65%的中学生曾有意伤害过自己,初中生为14.57%,高中生为13.08%,高中生低于初中生(χ2=10.81,P=0.001)。12.25%的中学生认真考虑过自杀,6.46%的中学生有过自杀计划,2.33%的中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女生认真考虑过自杀率高于男生(χ2=42.85,P=0.001),男女生采取过自杀措施率无统计学差异。时间趋势上,2016年中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率(1.54%)明显低于2008年(2.62%),但在2012—2014年间有波动。有自杀倾向的高中生中因学习压力大而自杀的占22.99%,因家庭原因占15.05%,还有7.93%是因为失恋。尝试过自杀或自伤的学生中,73.75%没有寻求过帮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高中生自杀的因素有曾经离家出走、醉酒、孤独、因学习压力而不愉快、职业高中、吸烟、性行为、被约会对象殴打,其中离家出走和被约会对象殴打的OR值较高;影响初中生自杀的因素有离家出走、赌博、孤独、因学习压力不愉快、动手打架等,离家出走OR值较高。结论海淀区中学生采取自杀措施率低于或近似于其他地区,且呈下降趋势;学校积极开展筛查、早期进行危机心理干预将起到重要作用。
-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