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闭合缝合与开放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共4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经皮组及开放组各2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腓肠神经支配区感觉情况;3、6个月时单足提踵结果;6个月时测量小腿最大周径与跟腱断裂平面小腿周径,并计算与健侧的差值,有无跟腱黏连及再断裂,应用ATR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随访,且开放组(平均16个月)与经皮组(平均15个月)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组住院时间(中位数7 d)、手术时间(中位数30 min)、总并发症发生率(5%)均低于开放组,开放组分别为12 d、60 min和40%,经皮组跟腱断裂平面小腿周径健侧与患侧差值(9.0±2.0)mm,大于开放组(7.1±1.7)mm,且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放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20%)、再断裂率(10%)、跟腱黏连发生率(10%)、3个月时单足提踵试验阳性率(40%)均高于经皮组,经皮组分别为0、0、0和35%,经皮组腓肠神经损伤率(5%)、ATRS评分(88.6±4.8)分、小腿最大周径健侧与患侧差值(8.1±2.3)mm,均大于开放组,开放组分别为0、(86.0±7.0)分、(7.5±2.2)mm,但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3个月时单足提踵试验结果分组,阳性15例,ATRS评分为(86±7)分;阴性25例,ATRS评分为(90.9±3.2)分,阴性组ATRS评分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闭合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可以获得同样的功能结果,且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降低总并发症发生率。跟腱修复术后3个月时,单足提踵试验阴性比阳性者功能结果更好。

  • 单位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