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建模型气道平滑肌细胞T型钙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宇; 孙婧; 金融; 梁宜; 刘艳艳; 尹磊淼; 徐玉东; 杨永清
来源:中国针灸, 2012, 32(06): 534-540.
DOI:10.13703/j.0255-2930.2012.06.017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抗哮喘气道重建效应,并探讨气道平滑肌细胞T型钙通道在哮喘气道重建效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假针刺组,每组8只。后3组均造模: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卵蛋白10mg和氢氧化铝200mg的生理盐水混悬液1mL以及1mL灭活百日咳菌苗处于致敏状态14d。模型组第15天起连续14d每天超声雾化吸入1%卵蛋白诱发哮喘30min。针刺组大鼠造模后亦连续14d每天超声雾化吸入1%卵蛋白前针刺"大椎""风门""肺俞",每次30min,每2天1次。假针刺组与针刺组取穴及疗程相同,造模后每天超声雾化吸入1%卵蛋白前针刺穴位皮肤1mm,不留针。正常组不予干预处理。检测各组大鼠气道阻力评价呼吸功能,采用肺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价气道重建情况,并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气道平滑肌T型钙通道3个亚单位Cav3.1、Cav3.2、Cav3.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模型组气道阻力高于正常组与针刺组(均P<0.05),而针刺组气道阻力低于假针刺组(P<0.05)。②模型组气道壁厚度与气道基底膜周径比值(Awt/Pbm)高于正常组及针刺组(均P<0.05),而针刺组Awt/Pbm比值小于假针刺组(P<0.05)。模型组气道外径与气道内径比值(Po/Pi)高于正常组和针刺组(均P<0.05),针刺组Po/Pi比值小于假针刺组(P<0.05)。③模型组气道平滑肌细胞Cav3.1、Cav3.2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正常组、针刺组(均P<0.05),模型组气道平滑肌细胞Cav3.3平均光密度高于正常组(P<0.05),低于假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能抑制哮喘气道重建,降低气道阻力,抑制气道平滑肌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T型钙通道蛋白,尤其是Cav3.1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