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隐性认知风格、应对方式、情绪障碍症状三者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德州学院的1220名在校大学生进入研究。使用隐性不适应风格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工具对大学生的隐性认知风格、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分析应对方式与隐性认知风格、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大学生的躯体性威胁、社交性威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躯体性威胁与社交性威胁、消极应对、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均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社交性威胁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均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均呈负相关,抑郁症状与焦虑症状呈正相关(P<0.05)。应对方式在隐性认知风格→抑郁症状、隐性认知风格→焦虑症状路径中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效果均为中等偏小(标准化路径系数=0.16、0.17)。隐性认知风格对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预测作用效果均中等偏大(标准化路径系数=0.35、0.40)。结论:隐性认知风格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症状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应对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在隐性认知风格与抑郁、焦虑症状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
单位德州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