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GIST患者资料,分析患者胃肠道间质瘤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肿瘤性质和直径、不同类型间质瘤CD24与CD117表达、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GIST发生部位最多的为胃部,占47.92%,48例GIST患者发病率最高的为良性,其次为恶性,交界性(P<0.05);恶性肿瘤直径明显大于良性和交界性(P<0.05);48例GIST患者CD24阳性率为29.17%;CD117阳性率89.58%;大体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位置在浆膜下9例(18.75%)、黏膜下3例(6.25%)、肌层间36例(75.00%);镜下检查结果显示上皮样细胞型间质瘤患者9例(18.75%)、梭形细胞型间质瘤31例(64.58%)、混合型间质瘤8例(16.67%);所有患者均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决定手术方法,12个月4 a随访,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均为恶性肿瘤,另有7例患者复发,再次给予手术治疗,随访至今仍存活。结论 GIST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及诊断手段,因此,临床诊断中应当采用综合诊断的方式,避免误诊、漏诊,同时一旦发现,需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