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何胜虎; 袁彬; 陈述; 张薏; 张晶; 燕建峰; 谢勇; 刘晓东; 孙磊; 徐日新; 顾翔; 屠莉莉; 马根山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 18(8): 826-83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09.08.013

摘要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ACS患者106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是否行PCI分为PC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业组和常规治疗亚组,PCI组术前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10 μg·kg-1,3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继而以0.15 μg·kg-1·min-1持续泵入24~36 h.药物保守治疗组(负荷量0.4 μg·kg-1·min-1× 30 min,维持量0.1 μg·kg-1·min-1×48 h).采用成组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比较各亚组间住院期间及随访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出血的发生率及PCI治疗组术后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及心肌Blush分级(MBG).结果 各亚组间一般资料相似,药物保守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随访30 d MACE发生率较常规治疗亚组显著降低(12.0%vs.36.4%;P<0.05),PCI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CTFC低于常规治疗亚组[(23.5±5.1)帧和(31.4±5.2)帧,P<0.01],Blush 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亚组(64.3%和29.0%,P<0.01).出血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具有更好的血流及心肌灌注,减少缺血事件发生,且安全性好.

  • 单位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扬州大学;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