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莲《长河》与萧红《呼兰河传》书写乡土民间的生与死,具有浓郁的乡土抒情色彩。女童视角和桔瓣式并置结构都有助于实现小说散文化。相似的主题书写中蕴涵着不同的情感价值取向:《呼兰河传》承续“改造国民性”启蒙传统,民众对死的冷漠反衬出生之“沉沦”状态;《长河》死亡书写体现出穆斯林宗教信仰,村民在苦难面前的坚韧、善良与“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