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漆酶(laccases)为含铜的糖蛋白,通过保守结构域上铜离子的氧化还原催化各种各样的底物,进而参与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进程,如木质素的合成、铁代谢、类黄酮的合成、伤口愈合和抗逆响应等过程。但在果实采后贮藏中的作用未见报道。为了研究漆酶基因在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和RACE-PCR法从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Miliang-1’)中克隆到2条漆酶基因,分别命名为AdLAC3和AdLAC7。AdLAC3全长序列为2 594 bp,开放阅读框为2205 bp,编码734个氨基酸,登录号为MF405444;AdLAC7全长序列为2 126 bp,开放阅读框为1 695 bp,编码564个氨基酸,登录号为MF405447。此外,还获得了AdLAC3基因的2条可变剪接转录本(AdLAC3-variant1和AdLAC3-variant2),其中AdLAC3-variant1的登录号为MF405445,AdLAC3-variant2的登录号为MF405446。结构域分析显示,AdLAC3和AdLAC7蛋白均具有植物漆酶的3个典型铜离子结合域(Cu-oxidase3,Cu-oxidase和Cu-oxidase2),但在系统进化分析中,两种蛋白聚在不同的进化分支,序列差异较大,可能源自不同的基因祖先。AdLAC3和AdLAC7基因均由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组成。不同组织部位的定量表达分析表明,AdLAC3在根部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和叶中,在果实中基本不表达。类似地,AdLAC7基因也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茎中的表达量次之,在叶和果实中基本不表达。对果实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AdLAC3基因在25℃、4℃和ABA处理的果实中都被显著诱导表达,而AdLAC7基因仅在ABA处理的果实中显著上调表达,说明AdLAC3和AdLAC7基因在猕猴桃果实贮藏中发挥的具体功能不同。本研究为猕猴桃的采后贮藏和品质调控研究提供了新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