帚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作者:王黎明; 焦少杰; 姜艳喜; 严洪冬; 苏德峰; 孙广全; 张华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19(06): 1083-1091.
DOI:10.13430/j.cnki.jpgr.20180314001

摘要

对173份不同来源的帚高粱种质资源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来源的帚高粱品种主要在生育期、株高、穗长、单穗糜子数及伸出程度等性状上差异较大。杂交后的育种材料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优良,与来源于不同国家的品种有很大差异,利用各来源品种特有的优异性状可有效进行帚高粱的品种改良。遗传距离为0. 64时将所有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由于来源于各国的帚高粱品种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能按其来源进行类群的明确划分,而改良后的育种材料类群划分比较集中。帚高粱的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种质创新中要同时进行考虑,应选择生育期适宜、株高较矮、穗较长、单穗糜子数多、穗柄较粗以及脱粒后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均高的性状,但伸出程度和穗柄不宜过长。

  • 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