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很多学者都探讨过翻译中的形象投射与形象塑造等问题,但前期的形象研究主要呈现一种背景化特征,大多将形象作为女性主义视角、后现代视角下的一个观察因子,或将其作为翻译现象的解释工具之一,该阶段主要属于微观层面或具体方面的“形象研究”。过去二十年,随着跨学科趋势的不断发展,翻译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将形象学理论框架与翻译研究进行对接和应用,发掘两者之间的理论契合之处,力图在翻译研究中构建一个系统的形象学理论框架,将形象学视角推到翻译研究的前沿。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现代形象学为理论基础,将形象视为翻译产品、过程、功能研究的核心因素,探究翻译生产与传播中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的互动、互涉过程,试图揭示翻译活动与形象建构之间的多维关联。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