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生产中温度管理对猪精子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军伟; 黄古月; 赵文明; 朱家桥; 鞠辉明; 王帅彪; 戴久丽; 贾慧言; 陈淑芳; 刘宗平*
来源:中国兽医学报, 2023, 43(07): 1513-1519.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23.07.22

摘要

为研究精液生产中温度管理对猪精子质量的影响及机制,将采集后的猪精液样品等分成3份并分别于17℃(对照组)、22℃(公猪站实验室温度)和37℃(用于稀释液预温的水浴锅温度)下保存24 h。在0,6,18和24 h分别取样检测猪精子活率、活力、精子质膜和顶体膜完整性、细胞内ROS水平及精子凋亡率。在保存24 h后取样检测精子p-AMPKα、LKB-1、CaMKKβ、Bax、Bcl-2、Hsp70和Hsp90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与17℃相比,22℃下保存精子活率和活力在24 h后显著下降(P<0.05)。与17℃和22℃相比,37℃下保存精子各质量参数均显著下降(P<0.05)且出现质量损伤的时间更早,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保存18 h后精子早期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晚期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17℃和37℃相比,22℃保存24 h后精子p-AMPK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17℃和22℃相比,37℃保存24 h后AMPK上游激酶LKB-1和CaMKKβ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凋亡蛋白Bcl-2、Bax和Caspase-3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综合以上结果,精液生产过程中17~22℃下保存不会显著影响猪精子质量,精子通过LKB-1途径激活AMPK调节凋亡和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来应答温度的升高。37℃下保存促进了精子早期凋亡向晚期凋亡的转化,破坏了精子的调节机制,不利于精子的存活。

  • 单位
    扬州大学; 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