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影响肛门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范雨诗; 杨邦翠; 任明扬*; 柏丹; 黄海霞; 杨选华; 符智勇; 罗彬予; 吕真冰
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1, 28(12): 1569-1574.

摘要

目的评价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重度低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taTME治疗的67例直肠癌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术后重度LAR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别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6、12个月的肛门功能进行评价,评价工具为LARS量表及Wexner量表。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0日。结果共有67例患者完成了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的随访。taTME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6、12个月4个不同时间节点的Wexner评分分别为(1.49±0.33)分、(10.28±0.64)分、(6.42±0.60)分和(3.73±0.61)分。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肛门功能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101,P<0.001),Wexner评分在术后1、6和12个月期间持续降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下缘距肛缘距离<3 cm是影响患者在taTME术后1个月和6个月发生重度LARS的危险因素(P<0.010)。结论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接受taTME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吻合口下缘距肛缘距离是taTME后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