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出露基底岩性为太华群变质岩,盖层为熊耳群火山岩,岩浆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C-H-O-S-Pb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对区内金银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规律的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来源于地幔;成矿阶段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及石英-碳酸盐阶段(Ⅲ);熊耳山矿集区成矿高峰期集中在220 Ma-140 Ma-120 Ma等3个时间段,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其次为印支期。
-
单位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