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参数与凝血功能、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并接受TEG检查的1 26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标本。比较正常标本与溶血标本、脂血标本的TEG参数,比较不同检测时间、取样量的TEG参数,分析TEG参数与凝血功能、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溶血标本反应时间短于正常标本,凝固时间长于正常标本,α角和最大振幅小于正常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血标本反应时间短于正常标本,α角和最大振幅小于正常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后2.0、3.0 h的凝固时间短于采集后0.5、1.0 h,采集后2.0、3.0 h的α角大于采集后0.5、1.0 h,采集后1.0、2.0、3.0 h的最大振幅大于采集后0.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ml取样量的凝固时间长于2.0 ml取样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与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呈负相关(r=-0.672、-0.710,P<0.05),与α角、最大振幅呈正相关(r=0.531、0.707,P<0.05)。全血血小板计数与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呈负相关(r=-0.706、-0.854,P<0.05),与α角、最大振幅呈正相关(r=0.650、0.789,P<0.05)。结论 溶血、脂血对TEG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TEG应在血液标本采集后1~3 h内严格遵循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纤维蛋白原、全血血小板计数在血栓形成中充当正向调节的作用,与TEG参数密切相关。
-
单位邢台市人民医院